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智能制造与应急装备学院智能制造技术系于7月6日召开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论证会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会议邀请徐工挖机设计院肖云博院长、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全国大国工匠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孟维、徐工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厂长冯存欣参与研讨,共同为学校人才培养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论证会上,学院智能制造技术系主任张南洋、教研室主任屈海军、张波分别介绍了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安排。与会企业专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实际需求,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技能训练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徐工挖机设计院肖云博院长表示:当前行业正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快速发展,建议学校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模块,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全国大国工匠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孟维大师则强调:除了专业技能,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工匠精神同样重要,建议在培养方案中融入企业文化、职场沟通等软技能课程,各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要在校内完成。徐工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厂长冯存欣厂长表示要增加学生机械识图,电气控制图,PLC等课程学时。

校企协同,共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智应学院副院长崔广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论证会不仅是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会,更是一次校企深度对接的交流会。学校将充分吸纳企业专家的建议,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确保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后,进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江苏省安全应急装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张涛博士向三位专家介绍了研发中心在成立以来取得的一些成果及下一步打算,三位专家通过张涛博士的介绍对研发中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表示今后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研发的途径,双方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成绩。
此次论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智能制造与应急装备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一审):张星
初审(二审):崔广军
审核(三审):吕猛
编辑:王劝